登录

关于开展“双万计划.四新.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内容改革研修班的通知

2022-05-17 09:43:32 文/ 浏览量:

同大教发[2022]16

各学院: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2022年工作要点“深化四新建设”、“完成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启动实施专业三级认证”、“推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等要求,进一步落实我校2022年“兴文科、振工科、强医学、精师范”工作发展思路,教师发展中心特开展“双万计划 f 四新 f 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内容改革研修班,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修时间

5月18日-5月28日

二、研修对象

全校教师

三、研修特色

本次研修对标教育部高教司2022年工作要点,深化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修特色:对标工作要点,先行谋篇布局;专家指明方向,明晰实施路径;深化四新建设,实施专业认证;重构课程体系,落实双万计划;更新教学内容,推动教学改革。

四、专家简介

1.赖绍聪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曾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物理学与地质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副会长、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地学/环境/资源/资源利用学科组组长。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陕西省首批“三秦学者”特聘教授,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地矿行业最高终身荣誉奖“李四光奖”、科学中国人基础科学研究领域2014年度人物奖等多项奖励。近年来,承担各类国家级项目十多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3部。

2.王铭玉 天津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逻辑学会符号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会长,中央编译局国家高端智库核心团队成员。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天津市教学名师、俄罗斯普希金奖章获得者、俄罗斯“友谊与合作”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副主编、《外语学刊》主编,现任《语言与符号》《中译外研究》主编、国内10个外语刊物的编委、《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审稿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外译项目以及国家级重要人才项目评审专家;兼任全国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分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外文学会会长,国家教材委员会特聘专家,10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客座教授和兼职研究员。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外语教学与研究》等重要报纸和刊物公开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43部,2次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3.陈庆章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研究所所长,计算机网络教学团队负责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重点专业负责人。浙江工业大学首届十佳讲课教师,浙江工业大学首届十佳研究生“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浙江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担任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评审专家。

4.眭依凡 浙江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中国高教学会“从事高教工作逾30年高教研究有重要贡献学者”。曾任江西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浙江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等职。曾受聘担任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客座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教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高级研究学者、清华大学伟伦特聘访问教授、北京大学特聘教授等职。现兼任全国教科规划高教学科专家组副组长、中国高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教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理事,以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兼职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政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讲座教授等。

5.施晓秋 温州大学教授,浙江省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曾任温州大学教务处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建设地方院校工作组成员、全国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联盟网络工程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组织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和教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委会常务委员、浙江省新工科研究与建设工作组副组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教学项目17项,在核心期刊发表教研论文13篇,其中《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封面文章5篇。主持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所负责的网络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

6.刘慧 教育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院长、儿童与未来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研制项目核心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分会理事,中陶会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要从事生命教育、教师教育、德育原理、初等教育学、儿童研究领域等研究与教学工作。曾主持教育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研制项目及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生命德育论》《生命教育导论》《小学德育实践》《践行师德》《儿童生命概论》等多部专著和教材;荣获第三、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主编《小学德育实践》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课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7.郭永松 教授,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社会学、生命伦理学和医学教育,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卫生部、医学教育学会等研究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参加编写教材十余部。现任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理事、全国高等医学教育教材建设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评估和认证工作专家等。

8.陈遇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教务处长,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咨询专家,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专家组委员。陕西省教育学教指委委员,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副秘书长。长期从事高等农业教育研究,先后承担中国工程院研究项目、国家及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等10余项,发表高等农业教育论文一百余篇,获陕西及国家教学成果奖12项等,主编出版《高等教育学》《高等职业教育学教程》。

9.冯晓云 西南交通大学原副校长,国家教学名师。现任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跨学科课程创新研究”教研室主任。一直坚持为本科生上课,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和教材1部,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9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育部规划教材1部,主编国家铁路局高铁工程创新丛书“高速列车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1部。

五、日程安排

 

研修时间

研发依据

研修主题

主讲专家

1

5月18日

19:00-21:00

双万计划

“双万计划”背景下

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设计与实施

赖绍聪

西北大学

副校长

2

5月19日

19:00-21:00

新文科

突破学科壁垒 f 拓展学科内涵新文科建设之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内容改革

王铭玉

天津外国语

大学原副校长

3

5月21日

9:00-11:00

教学内容

重构

课堂教学内容重构的原则与方法

陈庆章

浙江工业大学

教授,博导

4

5月21日

14:30-16:00

思政课

课程体系

基于增强思政课针对性

和亲和力的课程体系重构

眭依凡

教育部

长江学者

5

5月23日

19:00-21:00

专业认证

新需求 f 新视域下的

一流课程建设思考与实践

施晓秋

温州大学

教务处处长

6

5月24日

19:00-21:00

师范专业

认证

基于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内容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刘慧

首都师范大学

评估认证专家

7

5月26日

19:00-21:00

临床医学

专业认证

基于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背景下的课程体系改革

郭永松

浙江大学

评估认证专家

8

5月28日

9:00-11:00

新农科

基于新农科背景下的

课程内涵建设

陈遇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

9

5月28日

14:00-16:00

新工科

新工科背景下的跨学科

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冯晓云

西南交通大学

原副校长


六、学习方式

本次研修采用小鹅通,参训教师扫描下方二维码,点击免费领取,输入报名信息后,点击领取课程即可进入课程页面。培训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可通过卓越国培云课堂公众号证书中心查询下载电子证书,培训学时将计入教师培训个人档案。

微信扫码

            ​ 教师发展中心

               2022512日


搜索

TOP

  • 地址:山西大同大学行知楼 1322
  • 电话:0352-7563663
  • 邮箱:dtdxjsfzzx@126.com
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