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3至24日,我校教师发展中心选派数学与统计学院骨干教师陈慧琴老师代表参加了在山西大学举行的2018国家精品慕课名师讲堂----数学分析研修班。
本次研修班主要由华东师范大学柴俊教授主持。柴教授学识渊博,精通数学分析课程内容。他讲解了数学分析教材的发展过程,数学分析课程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现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基本上形成。也介绍了数学分析的各种版本,并分析各种数学分析教材的特点,其中吉林大学江泽坚主编的《数学分析》影响力最大,该书是1960年出版的,该书虽然描述简洁,但却推动了数学分析教材的发展,使得在80年代出现了许多版本的数学分析教材,诸如复旦大学陈传璋主编的《数学分析》(上、下),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主编的《数学分析》(上、下),刘玉莲编写的《数学分析》(上、下)等等。柴教授主要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编写的《数学分析》教材的特点。华东师大数学分析教材到现在已经是第四版,每一版都有变化,有的根据知识难易变化,有的根据需要变化。如先引入极限的一般理论,较难理论证明在一元微分学的后面;再如可积性中较难的三个可积性定理放在了定积分计算后面补述。
第二个讲座是微积分教学的国际比较与数学分析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展示。介绍了美国高校的制度;美国微积分教学的改革的情况。改革的成果是最著名的“哈佛微积分”(1992年第一版),改革理念总结为“四规则”,即每个概念都要用图形、文字、数值和代数的方法加以表述。“四规则”的优点是给予学生掌握内容的几种途径,这有助于学生很好地学习数学分析。
第三个讲座,展示了柴教师的微课,并讲解了数学分析一些特殊的内容:数列的极限、实数理论的等价定理、中值定理、泰勒公式以及函数的凸性。
通过一天的系统化学习,陈老师表示受益匪浅,了解了美国微积分教学改革情况,以及人们对改革的争论与质疑。美国的改革也是从教学方法、教科书内容的难易、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考虑。这套改革思路为今后提高我校教师科研能力提供了新导向和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