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乔爱玲教授为新入职教师作《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案例分析》主题讲座,帮助新教师深入理解人工智能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创新路径,快速掌握混合式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与育人水平。

乔爱玲围绕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教学改革背景、课程教学变革与应用场景、课程思政建设实践及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四大核心板块展开讲解。她首先梳理了全球及我国教育数字化进程,指出教育信息化已从“联结为先、内容为本、合作为要”的“3C”阶段,迈向“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的“3I”新阶段,强调人工智能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在课程思政建设部分,乔爱玲结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概论》实践案例,详细解析如何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通过展示课程内容中涵盖的思政建设点,说明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融入教学,并介绍“思政融入、案例引导、学生中心、全程评价”四维一体教学框架,为新教师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课程思政建设范式。
针对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乔爱玲重点阐述智能教育环境、智能教师助理、智能教育评价等五大典型场景,结合ChatGPT、智能语言导师等实例,生动展示了大模型技术在学科知识问答、语言学习、写作辅助及智能教研中的具体应用,为新教师运用智能技术优化教学提供了思路。
新教师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不仅系统了解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与要求,更掌握了课程思政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的具体方法。大家一致认为,将把讲座所学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思政的新路径,切实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