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焦丽珍应邀为我校新入职教师带来一场题为《AI时代教师如何做研究——从选题到发表》的专题讲座。讲座聚焦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教师科研路径的转型与突破,从选题策略、写作逻辑到发表技巧,系统梳理了学术论文从构思到落地的全过程,为新教师步入科研之路提供了清晰指引。
焦丽珍指出,AI技术既为教育科研带来新机遇,也提出了科研范式转型的挑战。她强调,研究者需重新界定人机协作关系,在善用技术的同时坚守学术伦理底线。针对教师科研中的“选题难、写作难、发表难”问题,她提出“四重逻辑”写作框架,涵盖搜索、阅读、写作与发表全流程。在选题策略方面,焦丽珍建议教师通过跟踪前沿成果、关注热点议题等途径捕捉研究方向,并把握研究趋势的生命周期。她特别指出,好的选题应兼具问题意识与创新价值,这是论文成功的关键。关于论文写作,焦丽珍提出“四象限”结构,强调文字表达、选题框架、摘要关键词和文献综述的有机统一。她从期刊评审视角提醒教师注重选题创新性、学术规范性与研究深度。
整场讲座案例鲜活、逻辑清晰、实操性强,为新入职教师提供了系统而前沿的科研启航指南,也为高校教师在智能时代的专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